中度听力障碍,如果不影响患者平时的生活,患者一般也可以不带助听器。患者要注意多休息,避免熬夜,避免在声音嘈杂的环境中久留,避免长时间带耳机,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,使听力障碍不再加重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-1997)听力障碍分级标准,听力损失程度分为几个等级:
正常听力:25 dB HL 以内
轻度听损:26-40 dB HL
中度听损:41-60 dB HL
重度听损:61-80 dB HL
极重度听损:81-120 dB HL
全聋:大于120 dB HL
中度听力损失并不算很严重,相对重度与极重度损失,更接近正常听力。
中度听损需佩戴助听器:日常沟通听得到声音但是经常辨别不清;噪音环境下沟通相对困难;常需要对方重复语句。
重度听损非常需要佩戴助听器:日常沟通声音模糊、交流困难;常需要借助口型才能交流;噪音环境下基本无法沟通。
极重度助听急需佩戴大功率助听器:日常无法正常沟通、需大声喊话;只能听到鞭炮声、雷声等;助听效果受到较大限制。
应不应该戴助听器,戴什么样的助听器,取决于患者的耳聋程度、性质、年龄、对声音的需求、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。更佳的佩戴时间就是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时候,此时效果更好。有些人耳聋不重,过早的佩戴助听器如果音量调的太大反而对听力不好。而太晚配戴助听器,听觉康复效果会大打折扣。选配时一定要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机构用专业的测听仪器进行检查,切不可自行选购、随意佩戴,以免对听力造成二次伤害。
对于老年人来讲,听力障碍不仅会造成日常生活的沟通不畅,还会增加老年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,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,还因为听不见汽笛声等交通声而增加意外风险,严重影响老年生的生活质量。
因为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言语分辨率和讲话的清晰度还可以,对小的声音分辨差。轻中度听力损失比较容易被忽视,所以发现听力损失,一定要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干预的太晚可能对时域信号的处理最多能达到正常人80%左右,双耳的整合能力也会障碍。